令人瞩目的体育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在粤港澳三地同步举行。目前,作为全运会承办地之一的广东省正全力以赴,积极筹备。届时,当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齐聚广东,他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体育健儿们激动人心的运动竞技,还有生态建设卓有成效的“美丽之城”。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近年来在“绿美战略”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强力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海滩整治、管控陆源污染,美丽海湾如明珠闪耀;大气污染防治与能源结构整治并举,成就美丽“广东蓝”;河流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并进,美丽河湖“点绿成金”……广东打造众多生态精品工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体系,将“美丽系列”环保品牌越擦越亮。
“美丽品牌”百花齐放
近日召开的9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分享了“美丽海湾”阶段性的建设成果与成功经验。“十四五”以来,广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90%左右,其中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创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海洋环境的改善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加宜居的栖息场所,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成为了“美丽海湾”品牌的生动注脚。
不难想象,当十五运会正式开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们手持门票,满怀期待地走进光洁亮丽的赛场。在赛场周边,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格外舒畅。而在比赛之余,人们将可以“跟着十五运会去旅游”,惬意感受“美丽广东”的碧海金沙和蓝天白云。
“美丽蓝天”已是广东一项值得骄傲的环保品牌。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2024年9月和1—9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广东省珠海、深圳、惠州、中山、肇庆、江门、广州7市上榜2024年1—9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截至2023年,广东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9年全面达标,AQI达标率94.8%,改善幅度排名全国第2;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在全国排名第4;臭氧(O3)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上升6位。
广东省域内众多“美丽河湖”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被转化为产业优势,于2023年底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流溪河,被誉为“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的万绿湖,还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美丽乡村”建设更与乡村振兴并举。在广东省梅州市,至2019年末,全市共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4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
“多元举措”协同并进
广东是如何擦亮“美丽系列”环保品牌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聚焦美丽海湾建设主线,交上了一份“多元举措”协同并进的答卷。
作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近年来坚持陆海统筹,深入推进流域海域系统治理,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66万平方公里,全部纳入海域优先保护单元,重点推进15个“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编制《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广东)》,逐步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
同时,注重提高海洋保护区管理规范化程度与海洋生态监测网络体系的调整优化。广东有七个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建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119个,面积3943平方公里,数量和面积都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保护区网络。大量的无人机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等现代监测技术的应用,则为管理全省的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美丽海湾”品牌的打造,是“美丽广东”建设的一个显著缩影。对于大气,广东省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对于水体污染,广东省“保好水、治差水”,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坚持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广东省大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供水、无害化户厕、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广东的“美丽河山”已经“准备好了”!相信在2025年的这场体育盛会中,广东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全国人民呈现一个更加靓丽多姿的“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