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不光有竞赛的功能,也推动着地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体育旅游在国外旅游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全球旅游产业重要支撑。“跟着赛事去旅游”的概念可以放大,不仅是全运会,更重要的是后全运会时期。通过赛事资源,进一步打造节假日经济与体育的结合,打造国际赛事中心和赛事旅游产业链,让大家多来广东、广州,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甚至推动粤港澳旅游,才能持续助力后全运会时期的城市发展。
目前,世界名城大多也是体育赛事名城,比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墨尔本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据优势,经济实力与其他名城相比都要弱一些,但墨尔本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每年一度在墨尔本举办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澳大利亚大奖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等赛事。澳网一拉开序幕,全球网球爱好者都会关注墨尔本,想亲临现场感受它的魅力和影响力。这些赛事带动了体育旅游,让城市充满体育的元素。
所以,建设世界体育名城,打造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品牌赛事非常重要。如今,经过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塑造,广州已经是世界羽毛球名城,拥有三百万羽毛球人口、2000多个羽毛球场馆。同时,广州是首个羽毛球办赛大满贯城市,举办了6年世界羽联最高级别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未来应该持续利用和发展这些资源,进一步打造赛事品牌,建立专业团队,打造专属的赛事IP,让赛事有延续性。
打造赛事品牌要把握两个方向,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打硬仗;二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赛。当前,体育改革注重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结合,打造世界名城的体育赛事,同样要用好市场这个法宝。要做好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来运营,率先在中国打造出一个经典的办赛模式,并持续根据不同城市特点打造各自的品牌赛事。
一方面,赛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契机,可以通过赛事促进全民健身建设、推动改善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提升大众的健康水平,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体育运动。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赛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正如这届巴黎奥运会不仅带动了巴黎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法国的经济复苏。奥运经济是奥运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样,全运会要打造“全运经济”的概念,把全运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让全运会每到一个地方办赛都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力量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除了政府组建的办赛机构以外,还要培养一批国有、民营企业作为核心骨干,紧贴市场支撑后全运会时期的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长远战略目标。
具体而言,一方面,期待通过这次全运会产生一系列庞大的体育企业承接赛事资源,在未来进一步拓展重大体育赛事,推动广东乃至大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在赛后形成全运效应,为未来全运会的发展形成基本的模式,对中国体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产生重要影响。
体育属于大文化的范畴,也是促进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体育要有大的体育观和文化观。在观念上,办赛不仅仅是展现比赛,还要立足文化,给人民和城市留下价值。利用好“赛事遗产”,包括丰富赛事的文化内涵,满足人民对体育文化的追求,将赛事的价值传承下去。
全运会不只是一次体育实战,更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盛会。现在人们谈论奥林匹克,不只是奥林匹克赛事、奥林匹克经济,最高的境界是奥林匹克文化。十五运会也可以在这方面做积极探索,通过赛事创新推动岭南文化,加强广东与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推动三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作者:谭建湘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