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全运奏强音

2024-11-04 来源:广州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至今已举办十四届,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奥运会年的次年举行。全运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体育史,也折射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其举办承载着丰富深刻的意义。回首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体育和国运紧密相连——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

  01

  全运会前行之路

  彰显新中国体育力量

  1959年9月13日下午3时,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开幕。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首届全运会的召开是为了迎接国庆十周年,向世界彰显新中国体育力量,检阅新中国体育运动十年来的成绩,以进一步团结全国体育工作者,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因此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当年首次向新中国成立10年来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世界冠军的40多名运动员颁发了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开幕。图源:新华社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是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冬”之后,被赋予了振奋人心、增进团结、显示力量的特殊意义。而时隔十年之后,第三届全运会才召开,台湾代表团首次参赛。到了1987年的六运会,位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广东首次承办全运会,正式拉开了我国市场化运作办赛的大幕。1997年八运会,香港代表团首次参加全运会。九运会时值北京刚刚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运成为全运会上最热门的词汇。2025年的十五运会由粤港澳共同承办,这是党中央交给粤港澳三地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深入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也将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运会。

02

全运会向奥运会看齐

  全运会旨在为国家奥运战略锻炼、选拔人才,它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和证明自己的平台,许多奥运冠军都曾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运会对于年轻运动员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运会对中国体育事业有整体推动作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备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全运会正式和奥运会联系在了一起。那届开幕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以及2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出席,竞赛项目完全按照奥运会比赛项目来设置,运动成绩力求向奥运会看齐。

03

赛事经济提升一座城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天河体育中心应1987年六运会而生,“天体”育“天河”,成就广州CBD,天河体育中心也成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璀璨明珠。这就是大型运动会带给一个城市的红利,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全运会从“北上广”来到江苏、山东、辽宁、天津和陕西,为承办地带来了“赛事经济”,形成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也显示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同时,全运会的举办不仅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开放与交流,为当地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等提升软实力的平台。

  十四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燃。记者 赵晨摄(图源:2021第十四届全运会)

04

全运会在改革中成长

  全运会的历史,也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史。60多年来,全运会始终处在自我变革中。

  2001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每年的8月8日被确定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政治挂帅到奥运战略,从奥运金牌带入、双计分、协议计分等,到批判“唯金牌论”、取消奖牌榜、增设群体项目等“全运现象”,全运会推动了体育改革和发展,见证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

  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全运会不仅促进了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更激发了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推动了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

  2024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简称“省联赛”)暨“喜迎十五运”选拔赛现场。图源:广东省篮球协会

05

全运知多D

  第一届全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

  第四届全运会开启了全运会火炬传递的先河。

  第八届全运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组团参赛。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首次应邀参加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此次全运会上,很多年轻小将崭露头角:当时年仅18岁的林丹挺进决赛;刘翔在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的成绩为13秒36,打破全运会纪录。

  第十三届全运会创新性地增设了19个群众组比赛项目,涵盖攀岩、轮滑、羽毛球、乒乓球等,为普通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健身成果的平台。



  记者:周婉琪